大音乐平台音乐伴奏制作作品的更新速度很快,可见国内音乐人的创作速度比较快,创作产量比较大,虽然数量庞大但是精品确实越来越少。作为一个新兴起的音乐厂牌和连锁录音棚发起人在听老歌。我在思考,现在国内的音乐氛围、除非是特定的情况或一气呵成的音乐作品。平时我觉得音乐创作不应追求出歌速度和作品数量,应注重创作动机和创作本质。做歌和出歌只是表面,本质是传递了什么思想情感给大家?传递给大家的东西,值不值得被传播创作环境、发行渠道各方面,比八九十年代要好很多,但是为什么市面上很多音乐作品还不如八九十年代的一些经典老歌?那个年代的音乐人们做音乐真的很用心,而且不浮躁,一首歌曲他们可以打磨很久,尽管那个年代各种录音设备器材不如现在功能齐全先进,但并不影响他们的作品里面性格、思想、情歌、态度、风格等创作本质。
![]() |
|